提案查看
2016056
关于加快完善农村道路硬底化建设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6-4-15 10:15:25
提案委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钟基建阳西县政协13702808919(
梁 明
黄和峰

党中央对改善农村地区交通条件非常关心和重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农村公路发展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141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调研时指出,“贫困地区要脱贫致富,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条件很重要,这方面要加大力度,继续支持”。201534日,又在关于农村公路发展情况的报告上作出重要批示,要求农村公路建设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与优化村镇布局、农村经济发展和广大农民安全便捷出行相适应,提出要进一步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逐步消除制约农村发展的交通瓶颈,为广大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提供更好的保障。

我国于2006年起实施“五年千亿元规划”,连续5年投资1000亿元修建农村公路,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所有村庄通沥青路或水泥路,以打破农村经济发展的交通瓶颈,解决9亿农民的出行难题。俗话说,路通财通,村村通才能通民心,“村村通”农村公路建设,为我国的扶贫开发事业和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奠定了物质载体。特别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下,过去两年,全国建成的农村公路超过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建设沥青路、水泥路的总和。广东省十一五期间就投资约300亿元完成8万公里农村道路硬底化建设,最近仅 2014年一年就完成农村公路路面硬化任务9143公里。就我市来说,2013年至2015年期间,共投入约21亿元建设了6000公里农村道路,至目前为止已完成所有行政村村通道路硬底化建设任务,乡镇和行政村村通硬化路率达到100%,并计划在“十三五”期间建设4000公里道路接通至自然村,切实解决困扰农民“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存在问题

农村公路建设点多线长面广,建设成绩显著,但同时也积攒了一些问题和矛盾,如质量不过关、养护任务重、责任主体不明确等突出问题,具体到我市来说,一是仍有部分偏远地区的自然按未按村村通规划建设农村道路;二是大部分已建成道路标准不高。绝大部分农村公路是在原有乡村小路、泥路的基础上修建,道路宽度只有3.5米,甚至有些只有2.5-3,道路厚度只有18CM,甚至10CM15CM都存在。随着城镇化速度加快,农村出入车辆越来越多,会车往往塞车,群众出入不便,也制约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村道路急需升级改造;三是农村道路受地形、地质等自然条件限制,弯道、陡坡多却未设置交通标线和路牌,交通安全隐患突出。据了解,农村公路交通事故高达各类交通事故的50%以上,农村道路出行安全系数有待提高;四是农村道路重建轻管现象严重。目前大部分农村公路建成于“十一五”期和“十二五”初期,经多年运行,无人养护,已坑坑洼洼,杂草丛生,且无专项养护资金,养护责任主体不明确,路况路貌差;五是建设资金缺乏,地方筹资困难。目前未实施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基本都是边远或相对贫困地区,经济底子弱,建设成本大,在上级补助资金相对不足的情况下,加快建设受到很大制约。

二、建议

从注重连通向提升质量安全转变,从以建设为主向建管养运协调发展转变,从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通过转变发展思路和发展方式,实现农村公路路网结构明显优化,质量明显提升,养护全面加强,真正做到有路必养。

(一)更高标准建设和升级改造农村道路。建议将农村道路建设纳入市、县“十三五”规划,探索农村公路按5米宽建设标准的可行性并科学规划,逐年安排资金,按轻重缓急对农村公路有序推进升级改造;在建将建道路按照新标准建设,建设管理单位要落实专业技术人员,落实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确保工程质量和使用寿命。

(二)落实资金筹措及经济保障。要加快建立以公共财政分级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为辅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机制。一是力争将村村通工程项目列入中央交通建设“十三五”规划,争取中央资金支持,并争取提高省级资金补助比例。据了解,以往省级以上补助标准为最高18万,但实际上每公里农村道路建设最低需要35万,资金缺口较大;二是市政府将村村通道路建设地方配套资金纳入地方财政预算,通过发行政府债券等形式积极筹措资金;县级政府通过县本级财政配套、各种扶贫和涉农资金或通过银行“绿道”贷款多渠道筹集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三是镇政府要密切配合,发动村村通道路受益户集资修路到自然村,通过开挖路基、提供土地等方式投劳折资积极参与工程建设;四是鼓励企业和个人捐款,以及利用道路冠名权、路边资源开发权、绿化权等多种方式筹集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三)完善交通标识,方便群众出行,确保交通安全。改造和新建道路要同步建设交通安全、排水和生命安全防护设施,改善农村公路弯多路窄、安全设施不足的现状。完善建设公路路肩,完善公路交通标志、标线、路牌,在急转弯等危险路段增设凸面镜、防撞栏,在有条件的农村公路完善建设农村道路路灯,提高安全出行系数。

(四)明确养护主体,落实主体责任。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县级人民政府的主体责任,落实养护经费,建立公安、公路、交通、安监、乡镇政府等监管体系和协作机制,界定各方职责,提高工作合力。明确公路部门为农村道路日常维修部门,明确镇政府为常态化整治农村公路路域环境主体部门,各部门通力合作,加强绿化美化,全面清理路域范围内的草堆、粪堆、垃圾堆和非公路标志,争取农村公路实现路田分家、路宅分家,打造通畅、安全、舒美的通行环境。

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