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查看
2014142
关于扶持我市非营利公益性组织健康发展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4-4-8 9:59:27
陈宗辉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包 蕾阳春市东湖人防大厦10楼团委13829883880

今日的社会, 人口结构多元化和服务需求多样化日益显著,面对社会发展趋势的新特点和面临的挑战,为社会更加和谐,需要有社会组织来提供社会服务,因此加快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的扶持和培育,发挥其在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社会管理面临的一项新的课题。

一、现状

近年来,社会团体、行业协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非盈利公益性组织呈快速发展的态势。以阳春为例,截至到201310月底, 经阳春民政局登记注册的非盈利公益性组织数量已经达到65家。这些组织主要分布在志愿服务、农技、学术、民政等贴近群众的领域,门类集中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主要是由政府或政府部门指导下成立的。

二、特点和问题

(一)行政色彩浓厚

目前登记在册、属于非盈利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大都有政府背景推动建立。一方面,体现了政府对这一工作的重视;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社会力量还没有真正介入到非盈利公益性组织领域。

(二)服务领域比较狭窄

由于主要是由政府推动,从社会亟待解决的某些问题出发而建立,这些非盈利公益性组织,大多集中在行业协会、社区服务等领域,与形成门类齐全(比如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劳动、民政、体育、环保、社区等广泛的领域)覆盖广泛的非营利性公益组织体系目标,还有很大的距离。

(三)兼职人员比较多

这些组织的工作人员,大多存在兼职现象,即本来就有比较繁忙的工作,又兼任了这一项工作,难以兼顾。

(四)相关扶持政策还没有跟上

有些非盈利性公益组织建立以后,工作经费、财力扶持都没有跟上,无相关扶持政策。有的组织,往往是一次性的投入资金用完后,处于瘫痪状态。

()社会影响力还比较小

虽然非盈利性公益组织的数量不少,但由于营运模式比较单一,涉及领域比较集中,品牌效应不强,还无法在社会上发挥足够的效应。

三、建议

(一)理顺政府与非盈利公益性组织之间的关系

1、公益组织的内部体制、外部环境、管理经验都比较欠缺,需要政府更多的扶持,引导、帮助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的发育与成长。

2、充分发挥现有比较成熟的非盈利公益组织的作用,比如工商联、红十字会、慈善基金会、青年志愿者协会等,要鼓励它们在更宽的领域与范围内从事社会服务,不断壮大和提高能力,成为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的品牌与核心。

3、公办事业单位、民非企业、盈利非营利社会组织、公益组织等按照“功能相同、性质相同、机会相同”的原则,提供平等的机会。对非营利性公益组织,政府要让他们有处理公共资源和利益的项目,可以将有关项目用购买服务的形式委托非盈利公益性组织去实施。

(二)进一步完善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管理体制

1、建议借鉴国际通行的分类方法,细化对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的鉴定,符合非营公益性组织应予以优惠政策扶持。

2、对非营利公益性组织的管理应纳入政府的管理范畴。切实加强对非盈利公益性组织的扶持和帮助,发挥这类组织的积极性。

(三)提高非盈利公益性组织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

1、公益活动以付出和奉献为基础的,从精神上来说,如果把付出和奉献当作自身的需要,则是高境界的人生价值观,非营利公益性组织要在社会责任和公民行为上起到模范楷模作用。

2、非营利公益组织自身要有强烈的规范和发展意识,要制定规范的团体章程,严格内部管理制度,包括完善财务制度、完善人事制度、鼓励志愿者服务,加强独立自治运作等能力建设。

3、注重对非盈利公益性组织领军人物、领军组织的培育与塑造,发挥其示范作用。

(四)、探索建立多元化的非盈利公益性组织财力机制

1、创立和发展各种类型的基金会,为公益性组织提供较为稳定的项目和资金来源。

2、鼓励社会公益性捐赠,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建立非营利公益性服务机构。

3、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逐步做到凡适合面向社会购买的基本公共服务尽量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以培育非盈利公益性组织发展。
市社工委
市民政局
办理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