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的转型变革带来了新的变化,这些变化冲击着社会和家庭,同时会影响到个人尤其是处于身心发展中的中小学生,他们在学习、生活、自我意识、情绪调适、人际交往和升学就业等方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或问题。近年来,中小学在校学生尤其是中学生由于心理困扰或问题出现的自杀、伤人等恶性事件时有发生,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特殊的生理、心理特点,中学阶段是一个独立性和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错综矛盾的时期,是中学生心理从不成熟到逐步成熟的关键阶段。
一、当前中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家庭方面:家庭的动荡,单亲家庭的增多,给学生带来心理压力,促成其思想的变异和心灵的异化。
(二)社会方面:网络传媒和各种宣传媒体的多渠道传输给中小学生带来多元化的思想和见解,带来身心巨大变化。
(三)心理方面:身体的快速发育带来心理发育的小断层,突出表现就是逆反性加剧,任性度加深,怀疑和自我保护性萌芽并加强。有时与家长敌对、与人抬杠,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举动。处在青春期的中小学学生,心理发展还比较幼稚,心态不稳定,经常处于关注同龄人的评价和交流,如果有不同的意见会引发一些小的矛盾和摩擦。
(四)学校教育方面:不习惯教师的教学方式和教育方法,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对学生的期望值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的缺点看到得多优点看到得少,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就精神苦闷、低落、失去自信心。
(五)性格方面:长期人际关系不协调,敏感,自我中心意识强,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与人相处,感到别人对自己不友善,不喜欢自己。一些学生的日常安排就是“家—学校”,“家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学校是学习的地方”,最爱做的事就是“关在屋里听音乐,玩电脑、手机”,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忽略了人际交往,以至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很好地和别人交谈”,“和异性在一起,非常不自在,说话脸红”,“没有人愿意和我一起玩”,“我感到孤独、寂寞”等。
二、影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
(一)家长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正确的家教是民主的、温暖的。现在的家庭教育方式,要么对子女过分干涉,要么放任自流。家长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导致对子女生活上的关注不多,精神上的引导不足,发现问题简单粗暴的对待,导致家里和学生之间的心理隔阂加深,以致最后达到难以弥补的状态。
(二)学校和家庭片面注重升学率,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应有的重视。片面以成绩或分数作为核心指标进行人才培养评价的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学生作为一位需要健康成长的人所应该具备的多方面发展的需求。
(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面对社会上各种各样的思潮,由于中小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容易受社会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如由于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使学生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引起说谎、欺骗、偷窃、破坏、对抗等品行障碍的发生;社会上的某些不良文化娱乐对中小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四)学生自身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有依赖问题的中小学生,总是要求别人注意他,帮助他,称赞他,而不要求别人把他当作一个有自己的思想和需要的不断成长的孩子。他们缺乏独立性,缺乏生活自理能力,更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做事无目的,在等待中糊里糊涂过日子,即使想办什么事,也是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并且易受人暗示,被人牵着鼻子走。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都易失去学习兴趣,当学生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由于学生意志力薄弱,难以抵抗现代多种信息产品特别是3G、4G手机强大的功能带来的诱惑,由于自制力和控制力的薄弱,沉迷于网络中而带来一些心理问题和身心的伤害。
三、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
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 政府和社会要高度重视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教育、卫生、妇联、共青团等部门牵头成立青少年心理健康成长中心,开展个别咨询、开通心理热线和青少年心理成长网站,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有效的服务。
(二)学校要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师的配备和使用。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应大力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每所学校至少配备一名专职或兼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在学校普遍建立起规范的心理健康教育服务体系。配备的专业心理教师要专职使用,科学配置心理健康教育设施和设备,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生活和成长中出现的问题;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开展多种心理健康活动,有计划、有系统地培养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引导学生心理、人格积极健康发展,最大程度地预防学生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
(三)为学生创建良好的身心健康成长环境。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舆论的引导,文化部门实行有力度的打击各种低俗文化,狠抓网络安全建设,清除文化污染,净化文化市场,用积极向上的精神影响中学生的健康成长。教育局、妇联等单位要重视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和掌握孩子成长的特点、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加强亲子沟通,注重自身良好心理素质的养成,以积极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影响孩子。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街道社区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中小学生身心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和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