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要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教育部和司法部、中央综治办、全国普法办等部门于2013年联合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的若干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贯穿“于大中小学法制教育全过程,将法制教育纳入学校总体教育计划。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着力培养其自觉守法的观念和品行,才能最大限度保障其远离违法犯罪。学生法律意识提高了,能影响家长,也能督促老师加强个人的法律修养。
一、 中小学法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法治教育的内容不突出。目前,在中小学生的课本中,小学的《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初中的《思想品德》、高中的《思想政治》(经济、政治、文化、哲学)涉及法治教育的只是课本的一小部分内容。课本中不同年级涉及交通安全、权利与义务、人格尊严权、知识产权、经济纠纷、消费者权益保护等与法律相关方面的知识,在高中课本中,只有在政治生活部分提到了国旗的设置及宪法的基本常识,这些内容主要是零散式以知识点形式出现,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虽然我市学校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多为学校所在地的派出所民警担任),但主要还是学校每个学期邀请法制副校长以讲座的形式集中为学生进行一至两次的法律知识讲座(内容多为交通安全、禁毒等专题)。目前我市高中学校并没有开设专门的法律选修课。
2、师资队伍法律知识的欠缺。小学阶段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大都是由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兼任。中学的课程一般由政治科老师讲授,这些老师大都为政史等非法律专业毕业。
3、法治教育的针对性不强。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基本目标不仅仅要求学生形成知识,而是帮助学生通过对法律规则的理解和领悟来改造自己的价值观,成为具有法治理念的有责任的公民。而现行的中小学法治教育更多停留在法律知识的传播上,忽视对青少年法治意识和信仰的养成教育。学生因无知而触法时有发生。
二 、加强对中小学生法治教育的建议
1、把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法治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我市中小学的教学计划。在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编写的法治教育统编教材出台前,中小学要落实好《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思想政治》中涉及的法治教育内容,加强案例的教学。同时,教育部门要支持中小学在语文、历史、地理等课程中有针对性地渗透法治教育,对任课老师提出明确的要求,在安全、文明、环境保护、禁毒、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专题教育中,突出法治教育。进一步突出宪法教育在学校法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将法治知识教育和品德教育融入课堂教学、学生管理和学生生活之中,增强学校法治知识教育的效果。
2、各级学校要保证法治教育时间,不得挤占、减少法治教育课时和法治教育活动时间。每学期要有组织学生开展相关法治教育活动的计划并抓好落实,通过有针对性的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积极探索在中小学设立法治教育专职岗位,招聘师范院校法学专业毕业生到中小学任教。
4、加强师资队伍法律知识的培训,做好中小学设置法治知识课程的实施准备工作,从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着手抓紧建立宪法和法治教育的保障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