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决定了保护耕地的重要性。当前,农村丢荒田现象日渐突出,就阳西而言,全县耕地总面值32.4875万亩,丢荒田就达到了4万多亩。如何推动丢荒田复耕,已成为当前农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农村耕地丢荒的危害
农村耕地丢荒严重影响农业基础地位和国民经济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重申,坚持和完善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我国明确规定“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基本国策。我国仍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依然占全国人口的70%,到2020年,人口将达到14亿,届时,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将进一步增大,即使耕地面积保持不减,人均耕地还将减少。丢荒田现象日渐严重,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影响农业基础地位和国民经济发展,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扭转耕地减少过快的势头,推动丢荒田复耕。
二、耕地丢荒的原因
耕地丢荒有多方面原因:一是对发展农村经济力度有待加强。尽管各级对三农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例如对种植水稻田等多种农作物进行补贴,但还是远远不够,特别是缺乏农业技术指导,难以吸引更多的农民耕耘田地,农村耕地丢荒严重;二是农耕用水不足,道路不通。由于工业发展,工农业用水矛盾加剧,出现工业与农业争水的现象,水库蓄水普遍不足,且由于一些水利设施年久失修,灌溉渠道堵塞不通,很多农田因缺水被迫弃耕丢荒。另一方面,我市很多农田分布在山丘狭窄之地,连不成片,无法实现高度机械化耕作。三是城镇化的影响。随着城镇化加速,更多农民选择进城务工,留守农村的大部分是老年人和妇女儿童,农村劳动力不足,大量农田丢荒;四是传统农业相对产值低、效益差。种植庄稼收入低,农闲时农民没收入,农民弃耕从事其他行业。五是价值观导向所致。社会主流思想认为农民没有什么社会地位,年轻一代更不愿意扣上农民的帽子,想法设法从农村走出去。
三、推动丢荒田复耕的建议:
(一)制止耕地闲置、抛荒,落实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全面清理占而未用、具备耕种条件的耕地,组织乡(镇)、村、户及时复耕。各级政府把推动丢荒田复耕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干部目标管理考核责任制。坚守保护基本农田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建立县乡村保护基本农田领导小组,形成保护网络,对基本农田管理实行定位、定量、定人,确保每片都有一个责任人,村村都有专职管护员。
(二)优化外部环境,加大农业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宣传和发展当地特色农作物,在财政支付、税收、贷款等方面给予农业发展更多的优惠和便利;加大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对农业发展进行更广泛的技术与信息服务,提供更全面、实用的人力资源培训。
(三)加强龙头企业的建设。坚持择优扶强,选择能搞农副产品深层开发加工,能开拓市场,能带动大批农户和生产基地的龙头企业作为政府重点扶持企业,形成产业化连片带动效应,推动丢荒田复耕。扶持发展规模化、产业化、现代化经营,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向农业输入现代生产要素和经营模式,以盘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耕地热情,留住更多年轻人发展家乡发展农业,减少丢荒田。
(四)以产业化经营模式连片带动复耕。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采用公司+农户模式,大企业拥有较强的资金实力、信息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由大企业提供信息引导,提供农产品的市场行情,引进新技术和新品种,为农产品找销路,通过示范效应扩大特色农产品种植、加工规模,形成特色农产品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与广大农户结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经济实体,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连农户。另一方面,有条件的农户通过与企业合作,由企业以合同方式按计划对农户进行资金、生产资料、技术方面进行投入和服务,按合同收购农产品,承担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其他农民可以提供土地和劳动力,获得租金和劳动报酬双份收入,促进农民对耕种的热情,提高农田使用效益和经济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