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案查看
2016071
关于加快阳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添加时间: 2016-1-8 12:19:28
何绮嫣
提案者姓名 通讯地址 联系电话 邮编
民建阳江市委会东风二路45号民主党派楼二楼民建3369821529500

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城市的灵魂,是决定一座城市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近几年来,在阳江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推动下,阳江文化产业呈加快发展之势,初步形成了由出版发行业、创意设计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工艺美术业等17个行业组成的文化产业体系。

一、阳江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据相关部门统计,阳江市现有文化经营单位1577家(含个体户),2013年全年创造文化产值达32.2亿元,占GDP的比重为3%,同比增长18.4%。目前,全市文化企业发展呈如下特点:

一是行业分布广泛。除去通讯、报刊、广播、电视等行业以外,阳江市文化企业几乎覆盖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所有领域,行业分布十分广泛。二是传统业态比较集中。目前全市文化企业涉及的行业虽多,但主要集中于根艺和书画、美术等传统文化领域。其中,文教、工美、娱乐用品制造业约181家,销售文化、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零售业约901家,文化艺术业约46家,体育健身场馆等51家,娱乐业(包括歌舞厅娱乐室,电子游艺厅娱乐,网吧等)约368家。而从事文化创意、文化经纪,特别是数字出版、网络科技、电子商务等新兴文化产业方兴未艾,逐渐成为潮流。三是民营文化产业成为就业重要载体。近年来,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其中民营文化及相关产业已成为我市提供就业机会的重要载体。从业人员5.6万人。

二、阳江文化产业发展的优势和不足

1、发展优势:传统文化产业与民间工艺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是阳江文化产业发展的最大优势。

阳江山海兼优,人文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渔家文化、咸水歌、蛋家民俗、古船木艺、海上龙舟等与海洋有关的景观和民俗构成了阳江独有的海洋风情与神韵,而“南海1号”的发现,促使国内外兴起了“海上丝绸之路学”,更为其旅游业发展增添了浓郁的文化魅力。

此外,阳江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有自己独特的地方风情习俗,地方特色鲜明,刀具文化、书画文化、风筝文化、漆艺文化、根雕文化在省内外美名远扬。阳江漆器与扬州、福建、北京、成都漆器并称中国五大名漆,被文化部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产品远销日本、法国、美国、东南亚及港澳等1 7个国家和地区。

2、存在不足:阳江市文化产业起步较晚,虽然有丰富的文化资源,但开发、挖掘的力度不够,无论是产业层次、规模,或是创新能力,与其他发达城市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文化企业规模偏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较少,文化产业结构亟待优化。2013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仅有32.2亿元,在粤西地区比不上湛江、茂名,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较低。从文化产业单位个数来看,阳江仅比汕尾、云浮多,是全省平均数的16.6%;从文化产业结构来看,阳江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核心层”、“外围层”较强,而“相关层”较弱的格局。在文化产业政策扶持方面,阳江还没有正式出台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针对性政策,没有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区域特色文化产业也没有足够引起重视,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龙头文化企业少之又少,这极大地影响了我市文化产业的集聚发展。

二是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及附加值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相对滞后。目前,阳江文化产业主要以印刷复制业和漆艺、根雕、奇石、古木船等传统手工业为主体,在省内外文化产业链条中处于低端位置。同时,文化精品较少,有影响力的拳头产品更少,特别是对有丰富内涵的文化资源缺乏深入的挖掘和创新,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晶牌产品和品牌企业少,文化资源和高新技术结合的高附加值、高回报的品牌文化产品难以涌现。

三是创新人才奇缺,文化产品研发不多。阳江人才总量偏少,尤其是文化产业开发所必须的技术型、管理型和经营型人才队伍更少。一些年轻有能力的人才,不断“跳槽”到经济发达地区工作。很多特色艺术门类的人才已青黄不接,甚至出现断层,一些创作、研究部门、专业团体人员退休后,部门单位就无法再找到相关的工作人员。比如,阳江市风筝制作人员不足50人,且多为老艺人,相比之下,潍坊市风筝从业人员达2 2万人。

四是文化产业的发展意识滞后,新兴业态起步晚,发展缓慢。一些部门单位对文化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文化产业建设重视不够。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地方出现了“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目前,我市文化产品经营单位的经销业务大多停留在零售服务和出租的层面上,局限于本地市场,造成摊点多、规模小、效益差的局面。尽管有潜在的文化产品市场,但文化产品市场化率较低,产品零敲碎打,文化产业未形成气候。企业与文化联姻不够,旅游文化、企业文化等发展不够。一些文化企业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只能靠行政命令搞一些“干部场”、“学生场”维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和危机。

三、加快阳江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把文化产业培育为新的支柱产业,离不开政府的引导,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撑和扶持。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衔接沟通,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从财政税收、工商管理、劳动人事各方面,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引导和扶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做到两手抓、两促进。通过规划制定、项目引导、业务指导、资金支持等手段,把分散的文化企业的价值取向、利益趋向凝聚起来,集中各方力量,全面提升阳江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同时要完善政策,落实已有政策,研究制定新的扶持政策:放宽准入条件,简化审批程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特色文化建设。鼓励和支持民营企业进行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的兼并、联合与重组,为国有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提供方便快捷的登记准入服务。降低非公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的门槛,引导社会资源向文化产业流动聚集。   

(二)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特色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一是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要形成以市区为龙头,沿海山区优势互补、错位发展、合作共赢的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江城区和高新区要发挥生产要素和文化产业聚合效应强的优势,海陵岛要发挥海洋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阳春要发挥旅游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和民间文化多样性的优势;阳东和阳西要着重发展旅游食品和工艺制造业。二是加快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创建一批功能定位准确、起点高、规模化,且具备研发、投资、孵化、培训等功能的文化产业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园,促进各种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分工。建议重点发展一个印刷复制产业园区和漆画、风筝、根雕、奇石等非遗产业园区,形成文化产业生产集群,以此发挥引领示范作用,提升行业创作能力和制作加工水平。

(三)大力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产业与旅游业融合发展。就目前而言,应尽快出台阳江珍贵历史遗存以及传统民俗等的保护政策,划出相应范围,组织专业人员开展对阳江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对著名历史人物、文化名人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资源进行系统性挖掘、整理和利用,充实旅游文化资源,逐步形成以自然景观和历史古遗参观为路线,以民俗活动和地方风情歌舞等历史文化传统宣传、讲解、展示为主要内容,以风筝、刀剪、漆器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品旅游购物为辅的文化旅游新格局。对一些濒临失传、后继无人的传统产业给予扶持、振兴和发展。树立品牌意识,推出亮点,扩大对外交流,展示、推销、发扬光大特色民间艺术资源和工艺美术作品,加快文化资源优势向旅游文化产业的转化。研究促进旅游业与特色文化产业和谐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加强对旅行社、导游等旅游服务部门和人员的管理,建立带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考核体系。

(四)增加科技含量,努力延伸文化产业链条。阳江文化产业落后,主要是没有人才运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没有企业对数字、网络等文化领域核心技术进行研究开发,从而使我们的文化发展总是落后于他人,落后于潮流。我市的报刊、广播、电视、电影、国书、文物开发,都需要增加技术支撑,尽快改变目前这种“单打”现状,形成文化产业增长链。尤其是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馆,要充分运用声、光、电新技术,综合开发影视、图书、纪念品、展览等项目,把相关联的一些产业连贯起来,形成完整产业链。

(五)加强企业与文化联姻,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增长点。积极进行市场运作,文化事业中可以产业化运作的部分,应该以股份合作、拍卖、租赁、冠名、广告位出让等多种形式开展,可以通过合作联营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捐助和兴办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还可以让民资融入到影视制作、文学艺术产品创作中,逐步改变以往总是张口需要企业家捐资、赞助文化事业的观念,树立在欠发达地区投资文化事业的理念,让企业家觉得文化事业有利可图,值得投资。在起步时,可以选择地点好、有经营发展前途、收效快的项目,让民营企业参与改造文化基础设施,然后合作经营,共同赢利。

(六)培养文化专业人才,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一是实施高端人才培养计划。以实施“文化名家工程”、“四个一批”和“十百干”工程为载体,着力造就一批年轻人才、高层次人才、复合型人才,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文化名家和各领域领军人物。二是重视培育本土文化学术人才。要抢救性地发掘漆艺漆画艺人、风筝制作艺人、山歌艺人等,形成一批本土的文化人才队伍。对阳江籍国内、外名人,政府要密切联系,邀请他们回阳江担任文化经济顾问,发挥他们应有的作用。三是不断完善人才激励机制。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熟悉市场经济规律,懂经营、善管理的文化产业人才;吸引财经、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优秀人才进入文化产业领域。注重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的引进,为阳江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


办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