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案由
阳江风筝是广东地区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不但放飞效果良好,而且形神兼备,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阳江风筝文化源远流长,距今已有1400余年历史,素有“北潍坊南阳江”之美誉。早在宋代,阳江已有重阳放风筝的习俗。《阳江县志》有载:“重九日,结伴携酒选胜登高,士人赋诗,儿童放纸鸢较高下。”到了现代,阳江风筝更是走向全国,在全国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甚至还走出国门参加国际大赛,并获国际金牌十数枚。
1990年,在第七届国际风筝会上,我市代表队取材于民间传说《白蛇传》扎制而成的灵芝风筝被评为世界十绝风筝之一。1991年,我市建成由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亲题的南国风筝竞技场,占地面积12万平方米,可容纳30万人放飞。1993年,阳江获得了“中国风筝之乡”称号。2007年,阳江风筝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我市多次举办南国风筝节,吸引多地专业风筝代表队前来竞赛,声势浩大,更是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前来观看,隐然成为我市旅游又一增长点。
然而,欣欣向荣的风筝盛况下亦有不少隐忧。传统的“灵芝”风筝、“蜈蚣”风筝、“花草鹞”等踪迹难寻,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批量生产的塑胶风筝,毫无阳江特色;制作风筝的手工坊只剩寥寥数家,部分制作手艺更是陷入无人传承的尴尬境地;重阳放风筝的氛围逐年变淡,群众参与的基础愈加薄弱。为
二、建议
传承阳江风筝文化,打造我市旅游新亮点,谨提出以下建议:
(一)推动风筝产业化发展。筹建风筝展销售场所,利用南国风筝节、国内外交流等时机,宣扬阳江风筝,打响阳江风筝品牌,推动风筝产业化发展;尽快研究制定操作性强、具体细化的风筝产业发展政策,利用税收减免、用地优惠、融资便利等手段支持风筝产业化发展;研讨创建风筝产业园区,利用我市原有的人才技术优势,同时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吸引厂家落户,将阳江打造成为全省风筝生产批发交易市场和风筝创新基地。
(二)打造风筝旅游亮点。我市每年的九、十月份气候宜人,温度适中,是最适宜旅游的月份之一。充分利用南国风筝节这一契机,多举办风筝赛事和文化交流活动,引导旅行社新增风筝游等旅游项目,做大做好特色风筝旅游,吸引游客前来我市观光度假、旅游消费,促进我市经济发展。
(三)加强人才培养,注重研发创新。依托市内高等职业院校等,加强风筝专业人才的培养,建立完善风筝艺术人才库,发挥老艺人和行业领军人物的作用,加大传统风筝和现代风筝的研发和创新力度;中小学增设风筝制作课程,让风筝走进校园,使年轻一代在制作、放飞风筝的快乐中接受这一文化。
(四)加大宣传力度。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影视文化、广告策划、放飞表演、现场互动等多种形式宣传阳江风筝,全程跟踪直播全国风筝比赛,播放风筝专题节目,开辟风筝报纸专栏,营造浓郁氛围;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不定时开展风筝主题活动,发动全市人民齐参与;开办有关风筝文化的专题讲座,加强群众对阳江风筝的了解和认可;建立风筝主题公园,开设风筝展览馆。
|